堅持把戰斗隊思想立牢扎深
習主席強調,要強化戰斗隊思想,堅持戰斗力標準,堅決克服背離實戰的思想和行為,把實戰要求落實到練兵備戰各方面和全過程。在長期革命和斗爭實踐中,我軍牢固樹立和堅決貫徹戰斗隊思想,歷經硝煙戰火,一路披荊斬棘,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。新的時代條件下,如何強化備戰打仗職能使命,切實使戰斗隊思想在官兵頭腦中深深扎根,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。
一 、人民軍隊永遠是戰斗隊,人民軍隊的生命力在于戰斗力。戰斗隊思想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建軍治軍重要思想,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強大思想基礎,也是牢固樹立戰斗力標準的底氣所在。
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重要內容。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,戰斗隊思想一直貫穿于黨領導和建設人民軍隊的全過程。大革命時期,黨對掌握一支戰斗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,因此遭受慘重損失。對此,毛澤東同志在八七會議上深刻指出:“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。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。”土地革命戰爭時期,我們黨把打仗擺在紅軍三大任務的首要位置。解放戰爭時期,毛澤東同志強調,軍隊就是一個戰斗隊,在這一點上絕不能松氣,如果松氣,那就是錯誤的。戰斗隊思想,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,把馬克思主義關于暴力革命、武裝斗爭和國家學說的基本原理,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,形成和發展的人民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思想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主席對強化戰斗隊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,強調“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,是為打仗而存在的”“切實把戰斗隊思想立起來,把戰斗力標準落下去”等,賦予戰斗隊思想新的時代內涵,成為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形勢需要。當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,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。同時,逆全球化思潮抬頭,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明顯上升,世界經濟復蘇乏力,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,全球性問題加劇,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,我國安全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,軍事斗爭準備工作任務艱巨繁重。盡管我們維護國家安全手段的選擇增多了,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。強化戰斗隊思想,增強憂患意識、危機意識、打仗意識,做好隨時打仗的充分準備,始終做到居安思危、未雨綢繆,才能經受住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,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。
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。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,必須把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。事實證明,沒有高質量發展,搞得再多也不管用,有些甚至成為部隊的包袱和累贅,造成很大浪費。當前我軍建設正處在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,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,推動我軍建設高質量發展,需要我們堅持以加快先進戰斗力有效供給為指向,堅持創新在我軍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轉變發展理念、創新發展模式、增強發展動能。強化戰斗隊思想,才能進一步破除和平積弊,使備戰打仗指揮棒牢固立起來,使我軍練兵備戰工作實起來,推動各項工作向能打仗、打勝仗聚焦,才能按照對戰斗力的貢獻率統籌各項建設,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由“量”的增值轉向“質”的提升。
二、戰斗隊思想集中體現了我軍的職能任務、地位作用和黨建設軍隊的戰略指導,深刻揭示并標定了新的時代條件下我軍的根本職能、根本標準和根本任務。
戰斗隊是根本職能定位。戰斗隊是軍隊的根本職能所在。“軍隊是要打仗的,軍人的主要擔當就是要能打仗、打勝仗。”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軍隊存在的根本意義和價值所在,要求全軍官兵腦子里時刻繃緊備戰打仗這根弦,真想打仗之事,真謀打仗之策,真抓打仗準備。應認識到,我軍在革命時期是一個戰斗隊,在和平建設時期仍然是一個戰斗隊。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,毛澤東同志曾告誡:“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,在國內沒有消滅階級和世界上存在著帝國主義制度的歷史時期內,我們的軍隊還是一個戰斗隊。對于這一點不能有任何的誤解和動搖。”人民軍隊一路走來,在戰斗中成長,在繼承中創新,在建設中發展,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擔負的具體任務不同,但作為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改變。
戰斗力是根本標準定位。我軍根本職能是打仗,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。強調戰斗力標準,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,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。堅持把戰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,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、方向性的問題。軍隊建設各項工作,如果離開戰斗力標準,就失去其根本意義和根本價值。戰斗隊思想是堅持戰斗力標準的根本基礎和本質體現,戰斗隊實質上是堅持戰斗力標準的外化形式和承載主體,要求我軍建設必須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向能打仗、打勝仗的要求聚焦。
戰斗員是根本角色定位。我軍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定位,內含要求軍人首先是戰斗員,主責主業是備戰打仗。衡量部隊實戰化水平高不高,首先要看戰斗隊思想牢不牢。當兵就是要打仗,這就像工人要做工、農民要種田一樣,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,也是軍隊使命職責之所在。戰斗員的角色定位,要求每一名軍人強化精武強能、能打勝仗思想,牢固樹立勝戰追求,在錘煉戰斗精神、提高制勝本領上下功夫,爭當本領過硬、用我必勝的“刀尖子”,在不斷完成使命任務中實現個人價值。
三、思想的培塑需要理論的貫注、精神的滋養、作風的淬煉。戰斗隊思想培塑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必須堅持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統領,把我軍官兵培養成為聽黨指揮的接班人、砥礪成為能打勝仗的戰斗隊、塑造成為作風優良的人民子弟兵。
鑄牢魂脈根脈。心中有魂,才能腳下生根。我們這支部隊之所以是一支拖不垮、打不垮的鋼鐵部隊,占領思想、鑄牢軍魂是根本力量所在。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,從締造人民軍隊那天起,就堅持不懈把自己的先進性貫注領導軍隊建設的全過程,使我軍成為具有無產階級性質的、為實現崇高理想而戰斗的新型人民軍隊。新時代新征程,堅持把戰斗隊思想立牢扎深,首要的就是把魂脈立牢、把根脈扎深。要堅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,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,毫不放松加強黨性教育,持之以恒加強道德教育,真正筑牢信仰之基、補足精神之鈣、把穩思想之舵,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。
強化血性膽氣。氣為兵神,勇為兵本,戰斗隊的生命力在于戰斗力。作為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,戰斗精神是軍事實踐中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、發揮人的決定作用的關鍵,更是砥礪能打勝仗戰斗隊的內核因子。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,敢于斗爭、敢于勝利,是人民軍隊血性膽氣的生動寫照。一路走來,我軍所向披靡,充分彰顯了戰斗精神的偉大力量。新時代新征程,以戰斗精神催生強大戰斗力,必須持續開展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,確保官兵始終保持敢打敢拼、勇于赴湯蹈火的戰斗意志,始終保持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戰斗精神。要在艱苦嚴格的訓練中、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、在嚴峻復雜的軍事斗爭中摔打和鍛煉部隊,引導官兵堅定理想信念、磨礪戰斗意志、錘煉戰斗作風。
永葆底色本色。底色純正,本色不改。歷史告訴我們,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,作風松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。人民軍隊之所以戰績卓著,作風優良的本色是保證。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,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寶,是人民軍隊必須永續傳承的紅色血脈。新時代新征程,廣大官兵要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,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,弘揚優良傳統,涵養道德品格,鍛造鐵的紀律,純正部隊風氣,夯實依法治軍、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,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,把老紅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恢復好、保持好、發揚好,在大力傳承紅色基因中鍛造勝戰打贏的一流軍隊。
(作者單位:國防大學政治學院)
一 、人民軍隊永遠是戰斗隊,人民軍隊的生命力在于戰斗力。戰斗隊思想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建軍治軍重要思想,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強大思想基礎,也是牢固樹立戰斗力標準的底氣所在。
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重要內容。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,戰斗隊思想一直貫穿于黨領導和建設人民軍隊的全過程。大革命時期,黨對掌握一支戰斗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,因此遭受慘重損失。對此,毛澤東同志在八七會議上深刻指出:“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。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。”土地革命戰爭時期,我們黨把打仗擺在紅軍三大任務的首要位置。解放戰爭時期,毛澤東同志強調,軍隊就是一個戰斗隊,在這一點上絕不能松氣,如果松氣,那就是錯誤的。戰斗隊思想,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,把馬克思主義關于暴力革命、武裝斗爭和國家學說的基本原理,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,形成和發展的人民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思想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主席對強化戰斗隊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,強調“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,是為打仗而存在的”“切實把戰斗隊思想立起來,把戰斗力標準落下去”等,賦予戰斗隊思想新的時代內涵,成為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形勢需要。當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,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。同時,逆全球化思潮抬頭,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明顯上升,世界經濟復蘇乏力,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,全球性問題加劇,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,我國安全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,軍事斗爭準備工作任務艱巨繁重。盡管我們維護國家安全手段的選擇增多了,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。強化戰斗隊思想,增強憂患意識、危機意識、打仗意識,做好隨時打仗的充分準備,始終做到居安思危、未雨綢繆,才能經受住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,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。
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。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,必須把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。事實證明,沒有高質量發展,搞得再多也不管用,有些甚至成為部隊的包袱和累贅,造成很大浪費。當前我軍建設正處在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,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,推動我軍建設高質量發展,需要我們堅持以加快先進戰斗力有效供給為指向,堅持創新在我軍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轉變發展理念、創新發展模式、增強發展動能。強化戰斗隊思想,才能進一步破除和平積弊,使備戰打仗指揮棒牢固立起來,使我軍練兵備戰工作實起來,推動各項工作向能打仗、打勝仗聚焦,才能按照對戰斗力的貢獻率統籌各項建設,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由“量”的增值轉向“質”的提升。
二、戰斗隊思想集中體現了我軍的職能任務、地位作用和黨建設軍隊的戰略指導,深刻揭示并標定了新的時代條件下我軍的根本職能、根本標準和根本任務。
戰斗隊是根本職能定位。戰斗隊是軍隊的根本職能所在。“軍隊是要打仗的,軍人的主要擔當就是要能打仗、打勝仗。”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軍隊存在的根本意義和價值所在,要求全軍官兵腦子里時刻繃緊備戰打仗這根弦,真想打仗之事,真謀打仗之策,真抓打仗準備。應認識到,我軍在革命時期是一個戰斗隊,在和平建設時期仍然是一個戰斗隊。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,毛澤東同志曾告誡:“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,在國內沒有消滅階級和世界上存在著帝國主義制度的歷史時期內,我們的軍隊還是一個戰斗隊。對于這一點不能有任何的誤解和動搖。”人民軍隊一路走來,在戰斗中成長,在繼承中創新,在建設中發展,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擔負的具體任務不同,但作為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改變。
戰斗力是根本標準定位。我軍根本職能是打仗,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。強調戰斗力標準,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,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。堅持把戰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,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、方向性的問題。軍隊建設各項工作,如果離開戰斗力標準,就失去其根本意義和根本價值。戰斗隊思想是堅持戰斗力標準的根本基礎和本質體現,戰斗隊實質上是堅持戰斗力標準的外化形式和承載主體,要求我軍建設必須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向能打仗、打勝仗的要求聚焦。
戰斗員是根本角色定位。我軍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定位,內含要求軍人首先是戰斗員,主責主業是備戰打仗。衡量部隊實戰化水平高不高,首先要看戰斗隊思想牢不牢。當兵就是要打仗,這就像工人要做工、農民要種田一樣,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,也是軍隊使命職責之所在。戰斗員的角色定位,要求每一名軍人強化精武強能、能打勝仗思想,牢固樹立勝戰追求,在錘煉戰斗精神、提高制勝本領上下功夫,爭當本領過硬、用我必勝的“刀尖子”,在不斷完成使命任務中實現個人價值。
三、思想的培塑需要理論的貫注、精神的滋養、作風的淬煉。戰斗隊思想培塑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必須堅持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統領,把我軍官兵培養成為聽黨指揮的接班人、砥礪成為能打勝仗的戰斗隊、塑造成為作風優良的人民子弟兵。
鑄牢魂脈根脈。心中有魂,才能腳下生根。我們這支部隊之所以是一支拖不垮、打不垮的鋼鐵部隊,占領思想、鑄牢軍魂是根本力量所在。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,從締造人民軍隊那天起,就堅持不懈把自己的先進性貫注領導軍隊建設的全過程,使我軍成為具有無產階級性質的、為實現崇高理想而戰斗的新型人民軍隊。新時代新征程,堅持把戰斗隊思想立牢扎深,首要的就是把魂脈立牢、把根脈扎深。要堅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,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,毫不放松加強黨性教育,持之以恒加強道德教育,真正筑牢信仰之基、補足精神之鈣、把穩思想之舵,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。
強化血性膽氣。氣為兵神,勇為兵本,戰斗隊的生命力在于戰斗力。作為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,戰斗精神是軍事實踐中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、發揮人的決定作用的關鍵,更是砥礪能打勝仗戰斗隊的內核因子。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,敢于斗爭、敢于勝利,是人民軍隊血性膽氣的生動寫照。一路走來,我軍所向披靡,充分彰顯了戰斗精神的偉大力量。新時代新征程,以戰斗精神催生強大戰斗力,必須持續開展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,確保官兵始終保持敢打敢拼、勇于赴湯蹈火的戰斗意志,始終保持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戰斗精神。要在艱苦嚴格的訓練中、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、在嚴峻復雜的軍事斗爭中摔打和鍛煉部隊,引導官兵堅定理想信念、磨礪戰斗意志、錘煉戰斗作風。
永葆底色本色。底色純正,本色不改。歷史告訴我們,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,作風松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。人民軍隊之所以戰績卓著,作風優良的本色是保證。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,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寶,是人民軍隊必須永續傳承的紅色血脈。新時代新征程,廣大官兵要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,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,弘揚優良傳統,涵養道德品格,鍛造鐵的紀律,純正部隊風氣,夯實依法治軍、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,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,把老紅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恢復好、保持好、發揚好,在大力傳承紅色基因中鍛造勝戰打贏的一流軍隊。
(作者單位:國防大學政治學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