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保安服務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》6月1日起實施

來源:皇甲特衛,鄭州保安,鄭州安檢        發布于:2024-06-11        瀏覽:1874 次
      為提升我國保安服務行業的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,2023年11月27日,市場監管總局(國家標準委)批準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《保安服務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》(GB/T 42765-2023),并將于2024年6月1日起實施。該標準的發布實施,將有力促進保安服務組織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水平。

      該標準修改采用ISO標準《民營安保業務管理體系要求及實施指南》(ISO 18788:2015),規定了保安服務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,提供了風險管理的框架,以及保安服務組織環境、領導作用、策劃、支持、運行、績效評價及改進等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要求。《保安服務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》首次建立了我國保安服務的管理體系,并為該行業提供了保安服務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參考,通過采用先進化、系統化、科學化的管理技術和方法,提高安保從業組織的保安服務管理水平,對保安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。
 
      GB/T 42765-2023規定了保安服務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,提供了風險管理的框架,以及組織環境、領導作用、策劃、支持、運行、績效評價及改進等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和使用指南,適用于期望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并持續改進保安服務管理體系的從事保安業務的組織。

      一是明確管理體系框架和指南,應包括組織環境、領導作用、策劃、支持、運行、績效評價和改進等方面。

      在組織環境方面,提出了組織在設計與實施保安服務管理體系框架時,應考慮并理解組織及其內外部運行環境、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與期望等方面要求,并從組織的規模、性質、復雜性、持續改進的角度確定保安服務管理體系范圍。

      在領導作用方面,提出了最高管理者在建立、實施保安服務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方面,應該發揮領導作用,作出為實現方針和目標的積極承諾,制定組織戰略方針和目標,明確組織崗位、職責和權限,促進組織服務過程更有機協調,增進組織內各層級溝通,更好地開發和提升組織及員工達成預期目標的能力。

      在策劃方面,提出了保安服務管理體系應該包括的各項措施,以應對減少風險評估過程所識別的部分風險。在策劃保安服務管理體系時,如何根據組織及其環境、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,結合其方針和目標等方面,策劃應對這些風險的措施,以及將措施納入保安服務管理體系過程并實施、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。

      在支持方面,為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和持續改進保安服務管理體系,組織應確定并提供包括資源、能力、意識、溝通以及成文信息等資源,以實現組織的經營目標和預期的保安服務質量目標;同時組織應將方針和目標、保安服務管理體系、范圍和適用性說明等信息文件化,并定期更新。

      在運行方面,組織應將基于自身行為準則的措施納入日常運行,主要包括運行的策劃和控制、建立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、防衛裝備使用、防衛裝備授權、關鍵資源、保安服務質量檢查等,實現對業務運行的控制,從而實現保安服務在管理體系要求下可控,達到保安服務管理的持續有效改進。

      在績效評價方面,提出了組織在開發、實施和維護管理體系的適當指標,以幫助其評價保安服務管理體系目標和方針的實現情況,并進行績效評估,這些指標包括監視、測量和分析、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等內容,從而保障組織的保安服務管理體系持續有效的控制、完善和提升,滿足時代要求。

      在改進方面,提出了組織應通過多種方式對保安服務管理體系的適用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定期評估和持續改進。發生不合格時,組織應對不合格做出反應,采取控制和糾正措施、進行處置,消除產生不合格的原因,避免其再次發生或在其他地方發生,如有必要,甚至可以考慮變更保安服務管理方案,以保證管理體系的持續運行。

      二是強調體系的動態管理,管理的系統方法是一個動態的多層面過程,每個要素作為一組結構化的功能單元進行交互,這個過程中環境和政策的建立、風險評價、實施、操作、評定和審查是一個互動功能網絡,可為整個過程的戰略和決策提供反饋環路。

      GB/T 42765-2023的實施將進一步統一各相關方的認識,為各類組織聲明符合保安服務管理體系提供了依據,對于保安從業單位實現業務和風險管理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。也為我國保安服務對接國際化需求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,更好地促進保安服務領域與國際接軌。


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 
QQ在線咨詢